<
m1n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827节
    “所以,我等能够做的,就是好好的扶助看顾太子殿下,至少,不能令太子殿下被这些人所影响,而你,是如今太子府中,为数不多的,老夫可以信任的人,这个责任,你必须担起来,明白吗?”

    “明公放心,学生必定竭尽全力。”

    徐有贞点了点头,但是,心中的警惕之意,却仍然丝毫不减。

    果不其然,紧接着,朱鉴继续开口道。

    “你的能力,老夫是放心的,但是,太上皇那边,也不能没个交代,如今,这成国公既然过来商议,说明,太上皇心中仍有犹疑,所以,我等绝不能令勋贵们占得先机。”

    “这既是为了太子殿下,也是为了天家和睦,朝局安稳着想。”

    “老夫筹谋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解决此事,为今之计,唯有如刘定之等人那般固守礼制的翰林清流进入东宫,也才算是能让太子殿下多几分安稳。”

    “可前番老夫因着太子殿下之事,已被朝野上下非议良久,所以,不便出面举荐,因此,才希望由陈尚书来举荐,但是,毕竟陈尚书也是一方重臣,虽然刚刚在成国公面前,老夫说的笃信,可最终,陈尚书到底会怎么做,老夫其实也并无把握。”

    “老夫知道,你是陈尚书的学生,交情深厚,所以,这件事情,恐怕还是要元玉你跑一趟,如何?”

    说来说去,到底还是要让他去办事。

    徐有贞抬起头,他敏锐的感觉到,朱鉴此刻望着他的目光,和之前大有不同。

    虽然说同样温和,但是隐隐约约的,他总觉得,其中带着一丝审视。

    于是,徐有贞心中警铃大作,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

    很快,他的脑子里,便浮现出几个字……

    投名状!

    第915章 决断

    虽然说现在徐有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和朱鉴这只老狐狸的差距,但是,他也不会妄自菲薄。

    徐学士自己,行走在刀尖上,在阴谋诡计上,自然也是有一套的。

    事实上,从进入朱府以来,他心中就存着两个疑问,一个是朱仪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一点,刚刚朱鉴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

    但是,除此之外,徐有贞的另一点疑惑就是,这等隐秘的心思和谋划,朱鉴出于无奈,不避着朱仪也就算了,为什么,要选一个他也在的场合,来详细解释这些。

    如果说仅仅是为了,让他最终去说服陈循,其实大可没有必要。

    以徐有贞如今的立场,他想要在太上皇一党当中立足,就必须要依靠朱鉴,所以,只要朱鉴给了他这个任务,他无论想不想,都得去做。

    别看平时朱鉴和徐有贞二人,好像是关系颇佳,朱鉴对待徐有贞,就像一个仁慈的长辈,徐有贞对待朱鉴,就像一个恭谨虚心的学生。

    但是实际上,徐有贞心里门清的很,他跟这位朱阁老,还远没有到能够交心的程度。

    他们之所以关系好,哪怕只是看起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在太上皇一党当中,有份量又参与颇深的文臣实在太少。

    朱阁老在面对这帮勋戚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冲锋陷阵,摇旗呐喊的,而徐有贞,刚好需要有人替他撑腰,所以二人才形成了这种关系。

    这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和交换,真的要讲感情,怕是半分也没有,真的以为朱阁老对他赏识有加,所以想要多加培养,那徐有贞也就不必在朝堂上混了。

    这种关系下,朱阁老会任由他听到这般紧要隐秘的谋划?而且,刚刚还真的一本正经的,跟他吐露心声,表达对勋贵的担忧?

    可去他的吧!

    要知道,即便是以陈循和杜宁这样亲厚的关系,很多朝堂上的用意,陈循也不会跟杜宁解释。

    这不是信任的问题,而是没有必要,这些事情,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

    明明不需要解释,就可以办到的事,何需解释?

    所以,无论刚刚朱鉴展露出来的谋算有多么令人叹为观止,徐有贞的心中,都保持着警惕。

    这是他作为一个隐秘战线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因此,当朱鉴最后提出要求,让他去说服陈循的时候,徐有贞立刻就意识到,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的用意。

    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差错,引起了朱鉴的怀疑。

    但是,很快他就否认了这个想法。

    这个可能性很小!

    虽然说,他暗中和舒良有联络,但是,这位舒公公却并没有让他做过什么事。

    只不过偶尔传递个消息而已,而且,都是通过东厂的人来传递,安全性很高。

    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危害朱鉴,乃至是南宫利益的事。

    相反的,他还帮南宫做过一些事,就拿上次梃击香亭来说,那个凶手自杀用的毒囊,还是他悄悄带进宫里去的。

    所以,朱鉴没有理由会怀疑他。

    如果说不是怀疑的话,那么,就只能是单纯的试探了。

    不客气的说,现如今太上皇一党有份量的大臣里头,基本上个个都是为太上皇曾经‘出生入死’过的。

    英国公府,虽然因为会昌伯一事再怎么不受待见,但是,为了迎回太上皇,张軏实实在在的丢了性命。

    成国公府,唯一一个在朝堂上摆明车马,明着支持太上皇的勋贵,在太子出阁,春猎仪典,乃至后来舒良逼宫的事情当中屡次挺身而出。

    宁阳侯陈懋,曾为了迎回太上皇策划镇南王一案,被夺爵下狱,险死还生,宁远侯任礼,呃,这个就不提了。

    就连最不起眼的焦敬,人家好歹也是之前就深受太上皇倚重的外戚,而且在太上皇北狩时,暗中联络杨善,徐彬等人迎回太上皇。

    朱鉴自己,当然也不例外,为了迎回太上皇,他放弃了成为陕西巡抚,七卿预备役的机会,选择调回京师,两度孤身出使瓦剌,成功迎回太上皇。

    这些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忠心的,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他们这些人虽然理念,想法都不相同,但是却聚在了一起。

    可是,徐有贞呢?

    他最初进入到这个小团体当中,靠的是礼部侍郎李贤的荐举信。

    如果说李贤自己还算有点分量,既是太上皇北征前重用的官员之一,又是为太子出阁争取,所以被贬地方的话。

    那么,徐有贞自己,可算是真正没做过什么事情证明自己了。

    所以在很多时候,他在这帮人商议事情的时候,都只能旁听,甚至要是没有朱鉴的提携,他可能连进都进不去。

    其原因,无非就是缺了一张强有力的投名状。

    这一次,朱鉴对他说了这么多,其实里面的内容,有很多已经涉及到了不能为外人所知的东西。

    所以,这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试探。

    朱鉴这么做,是在告诉徐有贞,只要他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的为太上皇和太子效力,那么,他能够接触到的机密会越来越多,能够从太上皇一党当中得到的助力,也会越来越强。

    但是,如果他还有保留,那么……没有那么,朱鉴既然已经毫不避讳的吐露了这么多,其实徐有贞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这个时候,他如果有丝毫的推拒或者不情愿,他绝对相信,眼前的朱鉴会毫不犹豫的翻脸。

    所以,摆在他眼前的其实就只有一条路……

    “明公放心,太子殿下为国之大本,吾辈清流,向来是东宫属官首选,自当竭力辅弼东宫。”

    徐有贞稍一思索,便张口答道。

    言辞恳切,顿时让朱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两句话说的简单,但是,中间有两个关键,其一是徐有贞重新捡起了清流的身份,以清流自居,这其实暗含的意思便是,他会重新捡起自己之前作为清流时的人脉。

    其二,说清流是东宫属官首选,也就意味着,他会竭尽全力,拉拢清流进入詹事府当中。

    这便是朱鉴的目的。

    他想要的,并不单单是徐有贞去说服陈循,塞几个人进到东宫当中这么简单。

    事实上,这么长时间以来,朱鉴之所以看重徐有贞,并不单单是因为,他身在詹事府,能够接触到太子而已。

    更重要的是,徐有贞清流的身份,对于朱鉴来说大有用处。

    尤其是,大多数的清流都自重身份,说好听了要注重士林清誉,说不好听了就是沽名钓誉。

    像是徐有贞这样,一心一意钻营向上,可以利用的,才是少见。

    所以,朱鉴真正看重徐有贞的,也恰恰是他的后两个特质。

    有这两点在,他可以做到朱鉴做不到的事情。

    因此,实际上对于徐有贞来说,他需要递出来的投名状,是通过他的人脉,配合太上皇一党的帮助,将东宫打造成清流的大本营,以此来帮助太子和太上皇重新掌握政治资源。

    只有做到这一点,徐有贞才能真正的,和朱仪等人平起平坐,拥有同样的话语权。

    花厅中的氛围变得宽松起来,徐有贞明显能够感觉到,朱鉴眼中刚刚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审视缓缓消散,重新恢复成一个仁慈长者的形象,道。

    “元玉,你的心思,老夫是清楚的,如今社稷虽安,但是天家动荡,稍有不慎,便是大祸,但这也是机会。”

    “只要太子殿下能够顺利长成,未来承继大统,你便是从龙之臣,何愁宦途不畅?”

    “至于朝堂上的事,你不必担心,老夫和国公爷等人,都会想办法应付,伱要做的,就是看顾好太子殿下,这才是根本之事,明白吗?”

    “明公放心,学生一定尽力!”

    徐有贞低头拱手,和朱鉴二人看似相得,但是实际上,二人心中,却都各怀着属于自己的心思……

    乾清宫。

    今日并非早朝之期,朱祁钰处理了大半个时辰奏疏,便得了消息,说是舒良求见。

    召了进来之后,舒公公便将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尽数禀告了上去。

    “……皇爷,直到奴婢进宫之前,陈尚书已经在俞次辅处呆了小半个时辰了,约莫着,谈的就是这桩事。”

    作为东厂提督,天子手下的第一走狗,舒公公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非常清晰。

    该是自己做的,样样周全,但是,不该自己问的,半句不多。

    如今东厂和锦衣卫相互分割,东厂主内,负责侦缉刺探京城内外消息,锦衣卫主外,负责仪驾护卫,执行天子吩咐的秘密任务。

    两者虽然算不上泾渭分明,但也算是达到了新的平衡,早不是当初那种相互争权的明争暗斗状态了。

    到现在为止,舒公公可以自信的说

    ,京城内外的风吹草动,他这个东厂提督,得到消息一定比锦衣卫要早,要全面的多。

    但是与此相对的,他也知道,锦衣卫承担着很多重要的任务,这些任务,就连他也只大约知道一点东西。

    譬如说,边境如今埋伏下了大量的锦衣卫人手,活跃在互市当中的官家商人,甚至是走私商人,都隐约有锦衣卫的影子。

    除此之外,前番任家的那个少年,虽然去的地方和边境南辕北辙,但是,离开京师之前,舒良交出去的那份密信,当中也肯定有如何借助当地锦衣卫的法子。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