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919节
    这件事情,一直让杨俊百思不得其解,他曾经问过杨杰,但是,却被对方借故给岔开了话题。

    出于对杨杰的信任,他并没有细想此事。

    但是,刘洪的这一句话,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他答案。

    怪不得,在瓦剌大营当中,刘洪一直让他等,怪不得,刘洪压根就不怕被人搜身。

    却原来,从头到尾,也先想要的那份圣旨,压根就不存在。

    那么既然如此,杨杰手中的那份,又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怪不得,在他提出,这份圣旨一旦交给也先,会引发轩然大波时,杨杰的反应如此平淡。

    事实就是,杨杰心里清楚,这份圣旨,从一开始就是伪造的。

    既然是伪造的,那么,无论是司宝女官处,还是尚宝司,尚宝监,自然都不会有任何的记录,甚至于,用来誊写圣旨的黄帛数量,也不会有任何不对。

    那个所谓的皇帝之宝的印信,不过是用来掩人耳目的而已,真正的底牌,其实早就已经埋好了。

    一旦也先真的用这份圣旨做文章,那么,大明有无数种方法,证明这是一道伪旨。

    因为,这本就是一道伪旨!

    但是……伪造圣旨,是滔天的大罪!

    这是杨俊当时的第一反应,这件事情一旦败露,那么,整个杨家都会被牵连。

    所以,当时杨俊就想,如果说他是杨杰,解决此事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

    “你觉得自己死了,一切就死无对证了,陛下感念你在草原为国所做出的功绩,便会更加厚待杨家,是吗?”

    杨俊望着杨杰,口气五味杂陈。

    应该说,杨杰此次出使草原,挑动鞑靼内乱,又成功离间了也先和孛都的关系,甚至于,这些日子,杨俊一直隐隐有所感觉,杨杰还有什么后手,在等待他们回到大明之后发挥作用。

    这般功绩,哪怕有很多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但是,也足够让杨家得到天子的宠信和感念。

    虽然明面上不能赐恩,但是,却反而让杨家日后的地位在朝堂上稳如泰山。

    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伪造圣旨的事,能够顺利解决的前提下。

    还是那句话,伪造圣旨,是大罪!

    无论是在什么状况下,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最后达成了什么功绩,这都是大罪。

    这种状况下,杨杰死在草原,其实是最好的结果。

    他死了,一切秘密都随之埋葬,与此同时,那些为了脱脱不花和阿噶多尔济讨说法的鞑靼部落,也只能黯然退去。

    朝廷没有人知道杨杰曾经做过什么,有他立下的大功,杨家可以在朝中站稳脚跟,一世荣华。

    这就是,杨杰的打算!

    这个时候,杨杰也终于开了口,道。

    “二哥,草原动乱,大明边境,至少数十年可以安定无虞,如此大的功绩,换我三五载的命,不值得!”

    这话便算是承认了。

    看着脸色黯然的杨杰,杨俊一阵默然。

    他清楚杨杰的意思,伪造圣旨的事,天子必定清楚,甚至于,有可能就是天子默许的。

    杨杰死,这件事情就会随之画上句号,这偌大的功绩,便会落在杨家身上。

    但是,如果杨杰活着,哪怕是有天子的默许,可伪造圣旨,毕竟是大罪,天子或许不会加以责怪,但是,功过相抵,草原一行的功绩,也便就此白费了。

    所以杨杰才说,这么大的功绩,用来换他三五载的性命,并不值得,倒不如用来换杨家的前途。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杨俊瞪着眼睛,一字一句的道。

    “值不值得,你说了不算!”

    兄弟二人就这么四目相对,谁也不肯让着谁,最终,还是杨杰败下阵来,叹了口气,自嘲一笑,道。

    “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没用了。”

    “这一局,是我输了。”

    说着话,杨杰抬起头,遥遥望着远处京城的方向,心中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情绪。

    情义永远胜于谋算!

    这,便是陛下您想教给臣的吗?

    第988章 赏赐

    京城,这一日早朝上,刚一上朝,兵部侍郎李实便出列奏道。

    “启奏陛下,两日前,兵部接大同总兵官定襄侯郭登奏,瓦剌太师也先派遣精骑五百,裹挟京卫指挥同知杨杰,都指挥佥事杨俊等人,逼近阳和口。”

    “郭登得我军夜不收提前预警,于城外百里处率军设伏,成功救回杨杰等人,虏贼仓皇逃窜之下,被我军乘胜追击,此战共斩首四百余人,缴获马匹三百五十匹,其余军械另计。”

    “如今杨杰已在郭登护送下返回大同,该如何封赏,请陛下示下。”

    这份军报,应该说,并不算是新鲜的消息了。

    李实也说了,两日之前,军报便已经到京送进宫去了,只不过,并未在朝会上公开。

    但是,既然是明发的军报,哪怕没有公布,但是到兵部的时候,也就传的七七八八了。

    这两日以来,对于这件事情,朝廷上下,可谓议论纷纷。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郭登的这份军报,其中有些地方,并不合常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军报的描述当中,杨杰等人是被裹挟而来,可问题就在于,杨杰的身份并不简单。

    如果说,放在几个月之前,杨杰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的朝臣,尤其是文臣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

    朝堂上对于这个名字唯一的印象,就是昌平侯嫡子。

    但是,恰恰是这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名字却成了整个朝堂热议的话题。

    就在不久之前,边境生乱,鞑靼各部齐聚宣府讨要说法,声称杨杰在草原上挑拨离间,害死了鞑靼大汗脱脱不花和济农阿噶多尔济,要求大明交出杨杰。

    以此为开端,引发了一系列的朝堂巨震。

    先是京城上下流言纷纷,将杨杰偷偷潜入草原,说杨杰偷偷潜入草原,凭借一己之力,合纵连横,挑拨了整个草原内乱的事迹描述的绘声绘色,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随后,宣府军报到京,天子在朝议上亲口承认,杨杰前往边境,的确身负密旨。

    虽然明面上,只是说草原乱局将起,命杨杰提前深入草原,查探消息。

    但是,联想起前些日子,天子不声不响的遣派昌平侯杨洪领兵出京,其实事实是什么,很多大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随后便是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陈兵边境,以此为开端,在朝堂之上,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从朝议上天子的表现来看,对于如今草原混乱的局面,天子明显蠢蠢欲动,想要增兵插手。

    但是,朝中诸多大臣,对此却持反对态度。

    时至今日,这件事情也依旧没个结果,虽然说,天子并未再提此事,可前段时间宫中传出的诏旨,却令不少大臣都心生不安。

    就在不久之前,身在地方主持整饬军屯事宜的兵部尚书于谦,为边境诸事八百里加急,呈递上了奏疏。

    如同大多数朝臣期望的那样,于少保同样不主张开战,并且在奏疏当中力陈了开战的种种弊端。

    奏疏一上,让许多大臣都松了口气。

    毕竟,按照往常的经验,在诸多大事上,天子还是颇为倚重于少保的,对于他的意见,至少也会详加考量。

    所以他们本以为,这一次于少保的奏疏一上,就算不能让天子彻底熄了心思,但是,至少也能让天子多加思量。

    可是没想到的是,天子对这份奏疏,并没有任何表示。

    而仅仅就是在第二日,宫中传出旨意,赏赐给了于谦金二百两,银五百两,丝绸十匹,珍珠十斛,珊瑚一座,称赞于谦办差尽心,勉励他当更加不畏艰难,为国分忧,早日结束整饬军屯之行,回京复命。

    能够在朝中立足的,个个都是人精,看事自然不能光看表面。

    旨意写的花团锦簇,字里行间都透着对于谦的信任和倚重,但是,越是如此,便越是危险。

    要知道,往常时候,于谦时常上疏谏奏,天子大多数会接受,可是,争吵总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时候,于少保还能赚一个自家府中三日游。

    看起来很惨,但是,这反而是好事,说明天子生气归生气,但是,并没有记在心里,罚过了,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怕就怕像现在一样,明明是得罪了天子,但是,天子只字不提,反而在其他事情上加以褒奖。

    这个时候,褒奖就并不是单纯的褒奖了,更多的,则是一种警告。

    意思是,朕如此厚待于你,你也要知道分寸!

    而且,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于谦在朝中一向以清廉著称,即便是天子所赐,他也并不取用,而是将这些赏赐都供奉起来。

    这件事情不知为何,被张扬了出来,所以自那以后,天子再赏赐于谦,往往多是以布帛,鲜菜等珍贵但是实用之物,算是对臣子的一份体贴。

    可这次看看天子所赐之物,金银丝绸,珍珠珊瑚,这些东西,样样贵重无比,岂不反常?

    除此之外,就在这道圣旨下达的同时,天子还解除了襄王和伊王的禁足,并且让二人协理宗人府事务。

    虽然明面上,是为了各家宗室进京探亲之事。

    但是还是那句话,朝堂之上,永远不能只看表面,临近年关,这么多宗室进京,宗人府固然事忙,但是,礼部也不是吃干饭的,再多的事情,有胡濙这位大宗伯坐镇,就没有搞不定的。

    天子这个时候放出襄王和伊王,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其中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这是天子在敲打于谦。

    要知道,当初伊王进京,就是因为对抗整饬军屯的大政,被召入京中受训。

    但是,以伊王的身份,他进京之后本不至于被禁足至今,所以,很多大臣一直都倾向于认为,伊王之所以会被天子如此冷落,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京郊和于谦发生的那场冲突。

    而现在,伊王被放了出来,从这个角度而言,天子警告于谦的用意,其实不言自明。

    当然,朝中毕竟不都是和于谦关系好的人,所以,于谦的处境如何,他们并不关心。

    真正让他们在意的是,于谦是文臣当中,对天子影响力最大的人,连他所上的奏疏,都被天子如此旁置,那么,是不是说明,天子心中开战的心思,仍旧并未熄灭?

    有土木之役的前车之鉴在,对于再次和草原开战,大多数的朝臣都表示十分担心。

    而这一切,都是由杨杰而起!

    如今,杨杰回到了大明,那么,可想而知的是,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仍旧盘桓在宣府的各个部落,必然会借此机会,再次生事。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