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美军开始调整作战部署。
八月二十六日,美军航空兵首先发力,当天就向莱克城派遣了近三千架次作战飞机,只是收效甚微。
原因很简单,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也在当天发力。
当天,仅飞往莱克城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就多达一千二百架次,而这仅仅是战术航空兵在白天出动总量的四分之一。入夜之后,空军的战略航空兵还在陆战队的引导下,对莱克城进行了一次地毯式大规模轰炸,分成四个批次到达的一千多架轰炸机在莱克城上空投下了五千多吨炸弹。
显然,中**队投入的作战飞机更多。
在当天的空战中,双方都有很大的损失,只是美军的损失更大。
当时,中国海军陆战队使用了一种非常先进的武器,即部署在装甲车底盘上的机动式防空雷达。
早在大战爆发前,中国陆军就提出,希望研制一种机动式防空雷达。
可惜的是,这个提议很快就被丢进了垃圾筒里,而主要原因就是,防空部队被划分给了空军,陆军仅保留了以装备小口径高射炮为主的野战防空部队,而当时没有人认为应该为小口径高射炮配备昂贵的防空雷达。
显然,在空军中,防空部队并不吃香。
到了大战期间,研制机动式防空雷达才正式开始。有趣的是,主要投资者不是陆军,而是海军陆战队。原因很简单,在战斗中,海军陆战队对防空的要求更高,而且很多时候都不能指望得到战斗机的掩护,因此防空部队具有很高的价值,而提高防空部队的作战能力就需要防空雷达。
问题是。机动式防空雷达的研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除了陆战队没有投入足够多的资金之外,还与战场局势有关,即空军与海军一直掌握着战场制空权,地面部队的防空压力并不大。特别是在一九四三年之后,中**队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空中优势极为明显,地面部队受到的空中威胁非常小。也就没有动力去提高防空部队的作战能力。
所幸的是,机动式防空雷达的研制工作并没停止。
到一九四六年。研制工作加速。
有趣的是,动力来自战败后的英国。这就是,中国空军的远征军在夺取了英国本土的机场之后,缴获了几部以卡车为平台的机动式防空雷达。虽然这只是几部原形机,但是依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事实上,英国是最早开发机动式防空雷达的国家。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在日本战败之后。英国的防空压力超过了其他国家,而且英国皇家空军一直没有掌握战场主动权,也就不可能用战斗机来担负所有防空任务,防空部队有很大的作战压力。更要命的是,德军在轰炸英国本土的时候,会重点打击那些固定部署的防空雷达。结果就是,英国皇家空军不得不花大力气来研制机动式防空雷达,以增强防空部队的生存能力与作战能力。
当时,英国甚至在研制机动式的火控雷达。
只是,到战败的时候。这种能够大幅度提高高射炮作战效率的雷达并没研制成功。
从英国获得了几部英国的机动式防空雷达之后,中国海军陆战队加大了投资,在一九四七年底就获得了第一部样机。经过数个月的全面测试,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装备在一九四八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
因为陆战队是主要投资者,所以陆战队获得了优先采购权。
有趣的是,在雷达研制成功之后,空军与陆军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甚至希望能够优先采购一批。后来。空军与陆军联合研制了机动式火控雷达,只是在研制工作完成之前,受战术目的不同。空军与海军分道扬镳。后来,空军把重点放在了大型雷达上。而陆军则更加重视雷达的小型化工作,并且由此各自发展出了具有重大价值的雷达体系,成为了中**队在战后研制防空雷达的两大流派。
当然,在大战期间,机动式防空雷达还非常原始。
在战斗中,机动式防空雷达的最大价值不是为防空部队服务,而是为战场上空的防空战斗机服务。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用来探测附近的美军战机,以便让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即使到达。
只是,在这场战斗中,机动式防空雷达的表现并不怎么样。
主要就是,地面部队与空军、或者是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无法直接联系,而且雷达不具备敌我识别能力。
美军没能夺走制空权,主要是双方飞行员的素质差距太大了。
在双方战斗机的性能相差不大的时候,飞行员的素质将决定空战的结局,而美军飞行员的素质明显差了许多。
只是,美军不可能停下来。
二十七日上午,美军的地面增援部队到达。
可惜的是,最先到达的是一个步兵师,而且隶属于佐治亚州国民警卫队,美国陆军的正规部队还远在一百多公里之外。
迎接美军的不是中国海军陆战队,而是成群接队的轰炸机与战斗机。
显然,这也正是中**队的惯用打法。
这就是,用轰炸来阻拦敌人的增援部队,在地面战斗打响之前,尽可能的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当然,美军也知道这一点。
问题是,美军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中国海军陆战队正在强攻莱克城,守卫莱克城的美军正在苦苦支撑,如果增援不能及时到达,那么美军的斗志将在防线之前崩溃。
也许,美军并不指望能够守住莱克城。
可是,美军必须在莱克城坚守。
原因很简单,只有守住莱克城,才能够让部署在佛罗里达半岛上的部队撤出来,不然将有数十万美军被围困在这座没有出路的半岛上。
事实上,这也是美军疯狂向莱克城增兵的主要原因。
在美军增援莱克城的时候,部署在佛罗里达半岛上的美军增在向北撤退。
也就是说,美军已经决定放弃佛罗里达半岛了。
显然,这些情况,让中国海军陆战队更加不敢松懈,也就成为海军陆战队不顾代价的强攻莱克城的主要原因。
消灭莱克城的十万守军只是次要目的,真正目的是围歼南面的数十万美军。
二十八日,战斗达到白热化状态。
当天,三个陆战师同时发起进攻,美军则在每一块阵地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很多美军营连级部队都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
空中战斗也在这一天达到巅峰。
根据中**队的作战记录,中国空军与中国海军总共出动了近七千架次作战飞机,其中四分之三是战术飞机。美军的出动量也非常巨大,仅战斗机就出动了近三千架次,而且还在当天第一次出动了重型轰炸机。
只是,美军的努力并没收到效果。
在这天的战斗中,美军损失了近五百架作战飞机,其中有一百多架重型轰炸机,而中国海军陆战队并没有因此停止进攻。
二十九日清晨,三个陆战师同时攻入了市区。
谁都知道,莱克城的战斗即将结束。
只是,美军没有放弃,反而在当天做了最后的努力。
在莱克城北面,四个美军师一同向南推进,冲击又第五十一陆战师构筑的防线,而美国陆军航空兵动用了上千架战斗机为进攻部队提供掩护与支援。莱克城内,美军也开始主动反击,试图吸引中**队的注意力。
可惜的是,美军的这些努力都等于白费。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中国海军陆战队已经控制了莱克城三分之二的城区,第五陆战师的一支突击部队还攻占了美军城防司令部。虽然突击队到达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司令部的美军官兵提前撤走,但是在匆忙撤退的时候,美军没能带走通信设备,也就无法在其他地方建立司令部。
夜间,战斗的激烈程度丝毫没有减弱。
似乎厌倦了跟美军捉迷藏,也厌倦了这种无至尽的战斗,中国海军陆战队在当天晚上投入了更多兵力。
当然,在夜间,双方航空兵的出动效率都大幅度降低。
也就是说,在夜间决定胜败的是炮兵。
为此,中国海军陆战队集中了三个陆战师的炮兵部队,以连为单位,专门为攻打城区的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战斗持续到天亮,莱克城易主了。
虽然最后一批美军在三十日傍晚才投降,但是在三十日清晨,所有规模在营级以上的美军部队都被歼灭。
莱克城北面,美军的增援部队在三十日下午才停止进攻。
显然,在莱克城守军几乎被全歼的情况下,前往莱克城不但没有意义,还会平白无故的增加伤亡。
到这个时候,守卫佛罗里达半岛的近三十万美军还没有开始北上呢。
当时,离得最近的一支美军在莱克城南面大约一百二十公里处,而且是一个步兵师,美军的装甲部队原本部署在迈阿密附近,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莱克城,更别说从莱克城突围了。
陆战队攻占莱克城,成为一个重要的信号。(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