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8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六十七节 占领虎门
    准备上山的是一个尖兵班。谁也没料到当他们穿过硝烟出现在武山脚下的时候引起亚娘鞋岛山上的官兵总崩溃。当这支10人侦察队爬到山顶的时候,原本有六百多人的中军营已经变得空无一人了。营帐旗帜军械满地都是。

    特遣队占领亚娘鞋岛之后,陈海阳命令暂停攻击。官兵稍稍获得一点喘息,溃散的士兵侥幸没有被捉的,总算都逃到了虎门寨。原有虎门地区驻防的官兵,一部分退到了虎门寨中,水师船只退到了大虎山岛。

    无论是大虎山还是虎门寨,攻占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陈海阳下令停止战斗是因为天马上要黑了。他不打算在天黑后和明军陷入混战,徒然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伏波军在武山上建立观察哨,监视山下的虎门寨。虎门寨的位置,此时已经变得极其危险,从武山上可以俯瞰整个虎门寨,架上几门野战炮就能让整个寨子变得无法坚守。这样有违最基本军事常识的现象在战斗中比比皆是。

    中国的军事制度、技术、战术在明末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迟滞不前的状态。在虎门战斗中元老们已经有了明显的体会。

    海军对自己的军事力量和技术,经过这次战斗有了充分的信心――明政府是谈不上有海军可以使用,现在证明陆地防御同样是不堪一击。

    从山上俯瞰下去,整个虎门寨此时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石志奇观察之后认为寨子里情况混乱,恐怕不到半夜就会整个全军溃散。

    “溃散就溃散,省去了明天进攻的麻烦。”陈海阳在刚刚建立起来的帐篷里看着地图,“明天一早拿下虎门寨。虎门寨前有个太平墟,尽量不要伤及百姓的生命财产。”

    “明白”

    “当然,前提是他们老老实实的。要是他们来主动攻击我们,那就不用客气。”

    陈海阳计划第二天将炮击艇和舢板调到三门水道,支援海兵进攻虎门寨。三门水道在虎门寨和武山之间,武山一失,三门水道成了虎门寨的惟一屏障。许廷发的作战预案里,原本要在三门水道的入口也设置一处沙袋炮台的。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工,炮台阵地上只有十几名士兵看守建筑材料,此刻已经逃之夭夭。由小型船只组成的船队轻易的通过了三门,进入三门水道,直取虎门寨。

    九月二十一日,休整一夜之后的海兵用舢板很快渡过了三门水道。在太平墟前列阵。太平墟中的百姓赶紧派遣几名老人出来进献礼物,请大军不要攻太平墟。

    “大军所需一切,我等一定竭力备办。”几个老头子在石志奇脚下一个劲的磕头,“请大王约束手下……”

    “我不是大王。”石志奇想要有几个美眉跪在脚下磕头求饶倒也罢了,你们几个老头子这么干我可吃不消,当即义正词严道,“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伏波军来这里是向广东的大明官儿讨回公道的。放心只要你们按照我们说得做,绝不会伤及你们一草一木”

    几个老头子又是一阵千恩万谢。当即石志奇命人把他们护送到陈海阳处。他那里有专门的民政事务人员来和当地土著进行沟通。

    “报告支队长”派去侦察的尖兵回来了,“寨子里没人”他喘了口气,“是个空寨”

    “周围搜索了没有?”

    “搜索了没有任何敌人的迹象。我们抓到了几个留在寨子里的伤兵,说大队人马从半夜就四散逃走了,许参将也没拦阻,自己带着亲兵等人就跑了。”

    石志奇挠挠头:“他倒是爽气一走了之了。”

    许廷发煞费苦心修筑的修筑的虎门寨土城里已经空无一人,包括许廷发、李息觉、樊文才等人全部连夜逃走,大量的军械粮草弹药甲杖旗帜被弃之寨中。连千辛万苦运来的红夷大炮也全部弃之不顾。大量的火药、炮子就这么丢在原地,连放把火的举动都没做。如此毫不在意的丢弃军用物资的做派让石志奇咂舌。

    虎门寨后原有一个制造火药,铸造炮弹的工场,此时也落入了海兵队之手。除了缴获许多成品火药之外,还有大批硝石、硫磺、木炭等制造火药的原料,另外缴获铅、生铁等金属材料二十多万斤,可谓收获丰富。

    在工场附近居住的各类工匠和家属二百多人全部当了俘虏,官兵逃走的时候把他们直接就忘记了。

    大虎山战斗持续的更短,陈谦率领的十艘战船没有接战就向上游退去,大虎山炮台在经受了一小时炮击挺和特务艇的轮番炮击之后也彻底的瘫痪。海兵登上大虎山岛,拆除大炮,搜捕溃兵。虎门地区的军事行动在9.21日的中午前就全部结束了。官兵伤亡1000人,被俘600人。特遣舰队仅各种大炮就缴获140位。另有水师待修船只和小艇22艘被缴获。

    特遣队的全部伤亡是2人死亡,31人受伤。十艘船只中弹,但是称得上轻伤的船只的都没有。唯独弹药消耗巨大,炮击艇上的大口径臼炮在两天的战斗中每门炮都发射了五十发炮弹,连储存在港岛的炮弹都算上每门炮也只剩下六枚炮弹了。特务艇上的弹药消耗也不少。

    “我们快要成本时空的美军了。高投入,高后勤。”陈海阳看着后勤参谋送来的表格发出了概叹。

    近代化、热兵器化军队的消耗是中世纪军队的十倍以上,陈海阳在珠江口打了两仗就消耗了全舰队携带弹药的总载重吨的三分之二。

    陈海阳开始着手建立起一条从港岛到虎门的临时补给线。补给线由缴获的舢板、长龙和其他小型船只承担运输任务,源源不断从香港向虎门转运补给物资。自从海军肃清了大屿山的海盗匪伙之后建立起来的珠江口海上巡逻制度,使得整个伶仃洋地区的海上治安大为好转,高速灵活的巡逻艇的投入使用也使得航行笨拙,武装低劣的海盗船就此销声匿迹。补给线只需要少量的武装船只

    缴获的的物资也通过这条线路装船运往香港岛等候转运回临高――有的则就地使用。至于几处未竣工的炮台阵地上遗留的各种建筑物资也全部运去香港使用。至于其他炮台、军营之类的建筑除了少部分留给舰队使用之外,大部分让俘虏予以拆除,拆下的建材同样送往香港使用。

    “我们用不上的房子全部拆光”陈海阳如此命令。

    于是石志奇就成了拆迁队队长,每天驱赶着俘虏去拆房子。除了少数较好的军营房屋暂时予以保留消毒后充作临时营房之外,各处建筑全部夷为平地。

    陈海阳打算把虎门作为临时的基地。为此他整修了武山脚下的栈桥供应舰队船只停靠休整。他自己则把司令部迁移到了武山顶上。

    他随后接见了太平墟的百姓们。战战兢兢的百姓送来了礼物――五十两银子、二担蔗糖和十头光猪。陈海阳命令收下。要百姓们推选联络员,同时宣布了合理负担――这所谓的合理负担实际就是一种对百姓的勒索,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税收。元老院是把它作为税收的。尽管珠三角地区在短时间内还不能纳入他们的直接统治,但是中央政务院认为完全可以从现在起就开征“合理负担”。

    郑芝龙在海上征收航行税,而清代的海盗们一直在珠江内收取各种“规费”,这种规费即有向村落征收的,也有向航行在珠江和沿海的运输船只和商行征收的。谁若是拒绝缴纳,就会遭到残酷的报复。海盗们最猖獗的时候,甚至在广州设置有半公开的代理收税机构,专门收取“规费”。穿越集团要做得大致也如此,但是手法和程度要缓和漂亮一点。

    根据合理负担的规定,穿越集团的人和船只经过太平墟需要就地征发的劳动力和物资的时候,征发的物资和劳动力均可折价抵充本村的合理负担应缴款项。如果索取超过了合理负担的额度,超出的部分穿越集团将照价付款。

    至于合理负担的额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定为每年三十五两银子――因为村民们已经送来了五十两银子,陈海阳很慷慨允诺本年免缴,从下一年算起。“合理负担”也可以用稻谷和其他实物按照市场行情抵充。按照太平墟的经济水平来说这个额度不算大――如果能够花点钱买个平安,村民们还是愿意接受的。

    财政总监部希望通过这次远征,对珠江沿岸地区的村落形成初级征税体制,开辟海南之外的第二个税源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盛产的各种农产品,这是穿越集团十分需要的物资。

    现在的税收额度当然是微不足道的,却能时刻提醒珠江三角洲的村民们穿越集团的存在和权力。v